2020年3月,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龙安志(Laurence Brahm)先生的新作《人民币国际化:重构全球经济新秩序》一书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在京出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愈加深入人心,国际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国家都应当担负起自己对世界的责任。中国越来越深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中,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注入积极的能量。“一带一路”倡议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给越来越多的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命运共同体”的诉求对国际间支付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币在国际社会中的使用频率、规模越来越高,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如古代的瓷器般走进了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中。高度互联的世界各国需要一个稳定、高效的货币秩序,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助于这一秩序的顺利建立。
龙安志先生旅居中国近40年,是一位全球社会、经济、政治趋势观察家,获得了美国夏威夷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曾任联合国解决贫困和不平等专题组委员,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颁发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可持续性发展杰出贡献奖,现任永利集团、中国矿业大学客座教授,国家外国专家局建言专家,《China Daily》特约撰稿人,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特约嘉宾、评论员、主持人。2008年,龙安志先生被中央电视台选为“十大最能代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是中国向世界开放的见证者和经济改革的参与者。2013-2015年,任中国环保部高级顾问,参与起草“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纲要。曾出版专著《大开放:美国人亲历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的世纪》《中国第一》等;2017年,与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合著《世界新趋势:“一带一路”重塑全球化新格局》,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

著名动物学家、人类学家和环保主义者珍妮·古道尔(Jane Goodall)为龙安志(左)颁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颁发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可持续性发展杰出贡献奖
幼年时,受到父亲和挚友的影响,龙安志先生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1981年作为大学交换生来到中国,与中国有了一段长达40年的不解之缘。龙安志为在华的很多外企提供法律、商务等方面的服务,与中国的很多政府部门、企业等有过深入的合作。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龙安志先生都对人民币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发展了解透彻。他使用过外汇匮乏时期的外汇兑换券(FEC)、粮票,经历了人民币的单一汇率制、双重汇率制、内部结算价、外汇留成制、外汇黑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结售汇制度······对中国的外汇体制改革如数家珍。
丰富的在华经历和高远的视野使得龙安志先生能从全球社会、经济、政治趋势的视角,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源起,对中国外汇制度的演变、银行业改革的始末给出体验式解读,总结出中国平稳渡过“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本法宝,面对新时代出现的全球经济秩序新问题,给出了金融领域“中国方案”的国际洞察。通过梳理自己经历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讲述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民币发展的不同政策,对国际金融实践中人民币的表现进行精到的评点,对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表达了信心和欣喜。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众多国家将结伴而行。这些国家将寻找替代性的储备货币,以确保贸易和投资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顺利进行,最终通过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可持续的和平。对于这些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家来说,人民币国际化对建立国际秩序新模式下的替代金融体系至关重要。

《人民币国际化:重构全球经济新秩序》一书形成的时机正是在这样一个关键点:世界迫切需要一种在丰富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全球金融方案,而中国恰恰拥有这样丰富的经验,它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积累了大量的货币政策经验。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所说:“望未来,人民币汇率会在市场决定的机制下,变成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可自由使用的货币,中国的老百姓、中国的企业和全世界的投资者将对人民币越来越有信心。”
《人民币国际化:重构全球经济新秩序》是对中国发展的深刻洞察,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融入世界人民心中。正因为此,该书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路书香工程“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成为永利官网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文教类)”。
责编:马晶晶